武珞所受邀前往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走访交流
2025年3月21日,武珞所律所主任、合伙人姚飞,执行主任、合伙人郭川阳,高级顾问李少波、合伙人徐兴炜、专职律师郭俊辉、实习律师蒋琬珂及品宣余梦如受邀前往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走访交流,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孙占成,副教授汤建华、裴敬伟,讲师周志、张弛,行政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郭梦西予以接待并开展合作共建专题座谈会。
会议伊始,武珞所律所主任、合伙人姚飞详细介绍了律所的基本情况。武珞所成立于2006年,历经近二十年发展,已成长为湖北省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律所。姚主任表示,作为具有“学院派”优势和特色的律师事务所,武珞所始终注重法学研究与实务结合,以学术优势和高校人才引、育、留为核心驱动律所发展。
武珞所执行主任、合伙人郭川阳从多维度分享了武珞所人才梯队建设经验,重点介绍了律所独创的“十个一”人才培养方案和自主研发的民事基础技能培训课程。
专职律师郭俊辉系统介绍了武珞所的刑事基础课程。刑事课程以“理论讲解+模拟演练+点评互动的研修模式”为武珞所乃至武昌区青年律师进行了系统性的刑事辩护流程培训。
郭川阳主任总结:“武珞所依托真实案卷开展“案卷教学法”,贯穿案件办理全流程,通过全方位的阶梯式任务设计提升实习律师和法科生的实务能力。”
武珞所合伙人徐兴炜列举了律所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武汉学院等高校的校企共建项目,包括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开发《刑事实例研习》《法律实务技能》课程等创新实践。
徐律师特别提到,武珞所近期还发布了《预防大学生犯罪白皮书》,其中涵盖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相对常见的犯罪案例和特点,详细解读了各类案件的立案标准、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
“白皮书的发布离不开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单叶同学的整理与付出,单同学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检索归纳能力充分体现了华农文法学院育人培养体系的完善。”徐律师提到。
随后,双方就未来合作方向展开深入交流。武珞所高级顾问李少波从协同育人角度,提出三点合作构想:一是推动实务课程进课堂,设置分阶段实训体系,衔接文书写作、案例检索等核心技能培养,夯实学生职业素养根基;二是创新“动态教学模式”,以真实案例为载体,通过法律诊所、项目制实践等场景,让学生在角色代入中锤炼证据分析、庭审应变等实战能力;三是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将教学成果转化为标准化课程及法律服务产品,同步提炼实务课题反哺理论研究,形成学术与实务双向滋养机制。
他强调,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需平衡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既要锻造专业精度,也要拓宽社会视野,通过校企资源互通培育适应法治中国建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孙站成对武珞所的课程方案给予高度评价。他谈到,华农文法学院将考虑“双师制”等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并借助虚拟教研室等数字化平台,加速实务课程走入高校课堂,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孙站成院长强调,法学教育应打破‘围墙’,武珞所过往实务课程为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提供了新范式。
本次交流为法学理论教育与法律实务实践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创新思路。双方约定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探索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等合作模式,携手打造具有武珞特色的高校与律所协同育人示范样本,为新时代法科生培养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