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珞所应邀参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春季法律人才双选会
为加强校企沟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2024年4月13日,“文澜职汇”之“逐梦律政 闪耀中南”——春季法律人才双选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举行。
40余家校友企事业单位来现场招聘,涉及实习律师、执业律师、公证员助理、法务经理等近250个工作岗位,吸引全国多所高校1200余名法科学子到场求职。现场累计投递简历2400余份,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约120人次。中南大宣传部和校友总会微信视频号进行现场全程直播,参与观看直播人数最高峰达2万人次。
武珞所受邀参加本次双选会及“共话发展 律途共鸣”法律人才就业与人才培养衍生沙龙。
上午9点,双选会启动仪式正式召开,武珞所执行主任、合伙人郭川阳作为企业代表发言。郭主任表示,武珞所五年来坚持以“学院派”为特色,通过汲取高校育人精髓,兼顾执业律师实践需求,摸索了一条从法科生到执业律师的快速成长路径。目前,武珞所已与省内11家高校签订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并入选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他强调,武珞所积极开展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旨在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广阔空间的优势,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在随后进行的就业育人项目基地授牌仪式上,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育人”项目基地授牌。
武珞所凭借迅猛的发展速度和优质的发展平台备受同学们青睐,截至活动结束,线上线下共收到简历四十余份。
下午开展的沙龙活动,武珞所再次展现“学院派”影响力。执行主任、合伙人郭川阳作为校友代表发言,高级顾问李少波被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职业指导导师。
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自重组以来,坚定“公益立所”的发展理念,在公益捐赠、法学教育、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等方面不懈投入,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先后向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捐赠100万元,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捐赠20万元,向全国贫困地区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提供帮扶资金10万元等,相关事例入选2022年《法治日报》“首届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
武珞所已经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学院等多个在汉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成为多个高校法科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并形成了“十个一”实习规范;同时律所多位律师走入高校课堂,成为校外硕士生导师和教师,包括参与教学课程的设计与研发等。所入选教育部的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包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三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大连海洋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学院、武汉首义学院、湖北大学五所其他本科高校共计9个项目。
近年来,武珞所共接纳国内各高校法科实习生200余人,吸纳法科毕业生就业50余人,为高校育人工作作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和贡献。
武珞所将继续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持之以恒向法律服务行业输送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对法学教育更高要求的新时代优秀法律工作者,进而促进高校法学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